一是专业限制,如果是双一流或者985、211高校的热门专业毕业生,想要找到比公务员更好的岗位还是比较容易的,一般大国企或者华为等大企业无论是入职薪酬还是薪酬上升都要优于公务员。但如果是一般学校或者冷门专业,想要顺利进入大公司难度实在太大,一般在简历投递这一关就被卡住了,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首先就限制了211、985毕业生,将绝大多数求职者挡在了门外,然而考公务员对学校限制是最少的,无论你是985还是普通本科,全都一视同仁。
二是城市限制,所谓的城市限制就是你想要落户发展的城市,大城市不仅大企业多,同样民营经济也会比较发达,工资水平也会比公务员高,进入私企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是三四线的小城市,好的企业尤其是好的民营企业会少很多,像四线城市可能当地最好的企业就是酒厂、烟草公司,私营企业工资普遍偏低而且保险、住房公积金都不健全,这个时候公务员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其实,第一点和第二点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总结起来就是当地有没有比公务员更好的选择,而你有没有这个选择权利。
第三点,是否有利于职业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各种职业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够将大学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在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如果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专业,那么还是进入科研院所等单位、相关企业最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进步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在自己所学领域“深耕细作”,这些高精尖专业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有一点“专业浪费”。当然,现在公务员队伍也在不断充实各种紧缺人才,毕竟只有更多类型的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整个公务员队伍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其他普通专业是否适合进入公务员队伍,主要看职业规划的取舍。县市区或者乡镇、街道的公务员晋升是非常慢的,而且无论你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进入公务员队伍一般都要求“拿得起笔,写得下字”,就是要求会写材料,能否适应写材料的枯燥生活,能否适应干着与自己所学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能否适应职业发展不在专业发展之上,是你考公务员之前必须思考的关键点。
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不要因为看见别人考公务员自己就随大流,在准备考之前认真思考这三个关键点,看看自己适不适合考公务员,再做出决定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