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自然教育微专业迎来首批新生,54名学生中有35名来自校外。按照课表安排,周末的一天里,学生们会学习自然环境解说、遗产保护与传承、自然教育资源学等11节课。
【综合分析】
微专业不是学历教育,完成课程也不发学位证,何以收获高人气?“能学到时髦的真本事”,一名高校老师的话,道出微专业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比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联合国内人工智能头部科技企业,推出“AI+X”微专业,助力学员学习我国自主研发的编程平台。又如,通过北京林业大学自然教育微专业学习后,学员能更好掌握自然教育师的专业技能,为后续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数据科学与思维、短视频与数字文化传播、时尚影视制作……丰富多样的微专业课程,为人们拓宽视野、提升自我、丰富生活提供了新的选择。
【参考对策】
微专业受到热捧,映照着当代青年水涨船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21世纪,周期继续缩短为2到3年。如今,为了应对“知识爆炸”,对抗“知识老化”,越来越多人通过微专业课程、慕课等途径主动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
同时,微专业的关键课程一般在5至10门,主要安排在周末或工作日晚上,这种“小而精”的课程为选修者提供了较为灵活的时间选择。和许多青年热衷于上夜校的风潮一样,微专业的走红同样为人们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写下生动注脚。
也要看到,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供给模式,微专业尚处于摸索阶段,亟须解决课时少、授课深度有限、课程系统性弱等问题。
一方面,应在丰富课程内容、拓宽授课形式上下功夫。比如,在齐鲁工业大学“啤酒酿造”微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先在线上学习酿酒基本理论,再实地开展酿酒实践,既有乐趣又有学识收获。
另一方面,应完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提升微专业学分和结业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从而激发更多人的学习热情。从实践看,紧盯群众需求,提升供需匹配程度,才能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和欢迎。
放到更大视野来看,微专业受热捧,也折射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的新期待。辽宁沈阳在城市更新中,依托废弃锅炉房、老旧历史建筑等建设“城市书房”,更好满足阅读需求;浙江美术馆利用数字技术,推出沉浸式线上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多地博物馆在游客高峰期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讲解场次,确保服务质量……坚持需求导向,提供更多个性化、精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全社会的文化获得感就能持续提升。